俗話說“耳聽為虛,眼見為實”。然而,人眼的分辨率是存在極限的,一般情況下指在正常光線條件下肉眼可以分辨的近物點的距離。通常認為在 250 mm 的距離上,分辨率為 0.2 mm。為了能夠更好地探索微觀世界奧秘,人們開始借助工具來實現(xiàn)這一目的。
首先出現(xiàn)的是光學顯微鏡。早在兩千多年之前,人們就發(fā)現(xiàn)了可以通過球狀的透明體來觀察微觀物體。直到 17 世紀 70 年代,荷蘭的列文 · 虎克制成了單組元放大鏡式的高倍顯微鏡,其中有 9 臺一直保存至今。
列文·虎克和他研制的光學顯微鏡
毫無疑問,光學顯微鏡的出現(xiàn)提高了人們認識世界的微觀尺度。隨著光學顯微鏡技術的不斷提升,逐漸出現(xiàn)了偏光顯微術,干涉顯微術等。然而,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也存在極限,其分辨率主要取決于入射光的波長,可以根據(jù)公式計算:
當使用藍綠光作為照明源,λ = 450 - 570 nm,此時分辨率約為 d = 250 nm,即使使用波長更短的紫光,其分辨率為 d = 200 nm。
隨著科技的發(fā)展,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已經(jīng)無法滿足人們探索更加微觀物體的觀測需求。此時,電子顯微鏡逐步在光學和力學發(fā)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。
電子顯微鏡又可以分為透射電子顯微鏡(TEM)以及掃描電子顯微鏡(SEM)。
透射電鏡
根據(jù)上述公式可以知道波長越短分辨率越高。1932 年 Ruska 發(fā)明了以電子束為光源的透射電子顯微鏡,電子束的波長比可見光和紫外光短,并且電子束的波長與發(fā)射電子束的電壓平方根成反比,也就是說電壓越高波長越短。目前 TEM 的分辨率可達 0.2 nm。
掃描電鏡
主要是依據(jù)電子與物質(zhì)的相互作用,使入射電子轟擊物體表面,激發(fā)出二次電子,俄歇電子,特征 X 射線,連續(xù) X 射線,背散射電子,透射電子等。SEM 中的各類檢測器可以根據(jù)不同信息的產(chǎn)生機理得到有關物質(zhì)的微觀形貌信息;通過采集 X 射線,可以得到物體的化學成分信息。
對于 SEM 分辨率的定義更多的是使用邊緣化分辨率,邊緣分辨率量化了一個理想明暗邊界的成像銳利度。邊緣分辨率用 d35%-65% 表示, 它是指信號從 35% 增加到 65% 的間距。
飛納臺式掃描電鏡(Phenom SEM)新發(fā)布的臺式場發(fā)射掃描電鏡的分辨率可以達到 2.5 nm。毫無疑問 Phenom 是人們探索微觀世界的又一利器。
傳真:
地址:上海市閔行區(qū)虹橋鎮(zhèn)申濱路 88 號上海虹橋麗寶廣場 T5,705 室
版權所有 © 2018 復納科學儀器(上海)有限公司 備案號:滬ICP備12015467號-2 管理登陸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(wǎng) GoogleSitemap